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加工贸易进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

时间:2024-06-26 08:05: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4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加工贸易进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



第 73 号



  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加工贸易进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海关总署1997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加工贸易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署 长  钱冠林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加工贸易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





第一条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精神,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便利加工贸易进口货物的通关,打击价格瞒骗,保证国家税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海关审定加工贸易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范围:

  (一)按规定在进口时需按比例征税的加工贸易进口货物;

  (二)因故不能出口,经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内销需予补税的加工贸易进口货物;

  (三)海关处理的案件中需予补税的加工贸易进口货物;

  (四)其他需由海关审价的加工贸易进口货物。

第三条 加工贸易进口货物以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确定完税价格。成交价格经海关审查未能确定的,由海关依次采用同一时期从同一出口国或地区进口的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方法、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方法、相同或类似货物在国内市场批发价格倒扣方法或其他合理方法估定。

第四条 海关审定加工贸易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具体环节:

  (一)按规定在进口时需按比例征税的加工贸易料件,在料件申报进口时由海关按规定审定完税价格。

  (二)加工贸易进口货物经批准内销申报进口时,海关按以下原则审定完税价格:

  1.对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或其制成品,以海关审定的料件申报进境时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到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2.对来料加工进口料件或其制成品,以内销申报之日海关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审定的料件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3.对加工贸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及副产品,经批准内销需予补税的,以内销申报之日海关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审定的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三)海关处理的案件中需予补税的加工贸易进口货物,以案件查获之日海关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审定的该货物所含进口料件的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第五条 加工贸易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向海关如实申报成交价格及有关费用,提供有关合同、发票、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等。必要时,还应提供购进料件的厂家发票和反映加工贸易双方关系及成交活动的有关情况。

  为确定申报价格的真实性,海关有权检查加工贸易的有关合同、发票、帐册、单据、业务函电、文件和其他资料。

第六条 加工贸易进口货物的买卖双方如有特殊经济关系,加工贸易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如实向海关申报。海关经调查认定加工贸易双方的特殊经济关系影响到成交价格时,有权不接受申报价格。

第七条 加工贸易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虚假或伪造的合同、发票及其他单证、资料,伪瞒报价格以偷逃税款的,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实行分类管理。

第八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办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1997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加工贸易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陕西省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做好对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巩固国防根据《宪法》、《兵役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农村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国实行国家、社会和群众三结合的优待抚恤制度。群众优待是法律赋予公司应尽的光荣义务,也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第三条 优待对象:
(一)在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警察部队服现役的义务兵家属(含军事院校战士学员家属);
(二)享受抚恤金后生活仍有困难的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革命残废军人、参战致残的民兵、民工;
(三)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有困难的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长期不能劳动、生活有困难的复员、退伍军人。
第四条 优待原则和标准:
对义务兵家属实行户户优待,以户为单位发放优待金。优待标准一般应相当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其他优待对象应视其生活困难程度,适当给予优待。
优待标准应随着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增长。
第五条 优待形式:
(一)以优待现金为主,也可以付给实物、多划承包地、减免集体提留和义务建勤工;
(二)义务兵家属的优待金,按军人服役年限递增;
(三)二等以上革命残废军人和义务兵不承担义务建勤工;
(四)义务兵入伍前承包的责任田和分得的自留地(山、林)、自留畜等继续保留。
第六条 优待金的筹集和管理:
(一)优待金由乡、镇平衡负担,统一筹集;
(二)资金来源从公共事业统筹费中提取,从乡、镇、村办企业税前利润或其他集体收入中提取,纳入农业税附加中解决;
(三)筹集的优待金、乡、镇要有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七条 优待兑现:
(一)优待对象和优待金额,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审定,并签发优待证;
(二)优待金由乡、镇当年统一兑现。义务兵家属的优待兑现要做到本人、部队、群众都知道;
(三)义务兵上半年退伍的,当年优待金减半;下半年退伍的,当年优待金全发;
(四)无直接亲属的义务兵,其优待金由乡、镇负责存入银行,军人退伍后一次付清;
(五)义务兵提干或改为志愿兵、无军籍职工的,从批准之日起停发优待金。
第八条 国家机关和农村基层组织要关心优待对象的生活,积极扶持他们发展生产,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从下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一)划分宅基地、供应建房材料;
(二)发放社会救济款物;
(三)分配和调剂生产资料;
(四)到集镇务工、经商;
(五)组织资金、技术、信息服务。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妥善安排孤老烈属、残疾军人、退伍红军老战士、复员军人的生活。有条件的,由县或乡、镇办光荣院供养;没有条件办光荣院的,由村、组指派专人照顾。
商业、供销、粮食、卫生和服务行业应上门服务。
第十条 奖惩
(一)义务兵在部队立功或获得荣誉称号的,其他优待对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当年适当增发优待金;
(二)在优待工作中做了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由各级人民政府,适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义务兵和其他优待对象在服刑期间停止其优待;
(四)对随意扣发、挪用、贪污优待款物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 优待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各地、市、县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过去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8年6月15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各厂矿企业、院校,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黄石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黄石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办法

根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15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黄石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办法。
一、组织机构
成立黄石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成员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粮食局、市农发行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粮食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市)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二、考核对象
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对象为大冶市市长、阳新县县长。
三、考核内容和标准
(一)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情况。大冶市、阳新县要稳定并逐步增加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粮食播种面积,保证必要的粮食自给率,优先保证本地粮食需求。
(二)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机制情况。合理确定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标准,确保粮食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兑付到农民手中。主要考核指标:地方粮食风险基金足额到位情况;对农民直接补贴标准和到位情况。
(三)搞好粮食总量平衡情况。各县(市)要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与有关粮食产销区形成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机制,切实做好本区域内的粮食供求总量的平衡,保证市场供应。主要考核指标:当地当年粮食供求平衡情况;有无断供断档、抢购粮食情况。
(四)管好地方粮油储备情况。保证地方储备的粮食达到国家要求的规模;保证地方储备粮食品种适销对路、品质优良、管理规范、库存安全,保证地方储备的粮食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主要考核指标:地方储备计划的落实和完成情况;地方储备帐实相符、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帐记载、数量落实、质量落实、品种落实、地点落实情况;储粮安全情况。
(五)规范粮食市场秩序情况。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禁止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规范粮食经营者的行为。主要考核指标: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执行和粮食市场管理情况。
(六)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情况。切实转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妥善解决历史包袱,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主要考核指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劳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和“三老”历史包袱解决情况。
每年年初由市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以上考核内容制定具体考核指标,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县(市)政府执行。
四、考核方式
(一)市政府每年初与县(市)长签订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目标责任状,年终由市政府组织对县(市)政府考核。
(二)考核分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按六项考核项目综合评定。1、合格。6项考核都在合格以上,评为合格。2、基本合格。6项考核中有1项不合格,其它都在合格以上,评为基本合格。3、不合格。6项考核中有2项以上不合格,评为不合格。
(三)考核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各县(市)政府于每年2月底前将自查结果以书面材料形式报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填报《黄石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情况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县(市)上报的材料和抽查的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报市政府审批后通报各地。
五、考核奖惩和责任
将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报组织部门备案,作为考核政府主要负责人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市政府每年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检查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由市政府通报批评或按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
各县(市)政府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加大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力度,落实考核指标。各地填报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对虚报、瞒报的,市政府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六、本办法由黄石市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七、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