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废止部分医药规章的通知

时间:2024-06-30 20:36:4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8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废止部分医药规章的通知

国家医药管理局


关于废止部分医药规章的通知
国家医药管理局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省辖市医药管理局(总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
遵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法规工作的要求,我局对1949年至1986年期间,经商业部、卫生部和我局发布的医药方面规章性文件,已经清理完毕。经逐件复查,决定对清理出的51件规章予以废止(规章名称见附件),以便各地区、各部门了解医药规章的全面情况,利于工作。

附件:国家医药管理局废止规章目录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1 |卫生部、商|1959.12.31|卫药政财崔字〔59〕 |卫生部、商业部颁发《关于 |自行失效
|业部 | |第335号 |中、西药调拨结算的暂行规 |
| | |商财联字〔59〕第475 |定》 |
| | |号 | |
-|-----|-----|-----------|-------------|--------------
2 |卫生部 |1960.9.3 |卫药物密徐字〔60〕 |卫生部为贯彻《国务院转发 |自行失效
| | |第149号 |卫生部关于目前中药材购 |
| | | |销价格水平和今后安排意 |
| | | |见的报告》的通知 |
-|-----|-----|-----------|-------------|--------------
3 |卫生部 |1962.11.26|药业字〔62〕第1006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下达65 |由国药储字〔81〕第442号
| | |号 |种药材运输损耗试行定额 |《关于印发<国家医药管理
| | | |希参照执行 |总局医药商品定额损耗管
| | | | |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代
| | | | |替
-|-----|-----|-----------|-------------|--------------
4 |商业部、卫|1963.10.12|商药联字〔63〕第499 |商业部、卫生部、合作总社 |自行失效
|生部、全国| |号 |关于贯彻中药材市场管理 |
|供销合作 | |卫药物字〔63〕第615 |办法的通知 |
|总社 | |号 | |
| | |合贸联字〔63〕第271 | |
| | |号 | |
-|-----|-----|-----------|-------------|--------------
5 |卫生部 |1963.10.12|卫药物字〔63〕680 |卫生部关于下达中药材调 |自行失效
| | |号 |拨作价试行办法的通知 |
-|-----|-----|-----------|-------------|--------------
6 |商业部 |1964.8.25 |商药字〔64〕第1209 |商业部关于批转《中药材系 |自行失效
| | |号 |统商品调拨责任制划分办 |
| | | |法》的通知 |
-|-----|-----|-----------|-------------|--------------
7 |商业部、工|1964.11.28|商药联字〔64〕第502 |商业部、工商行政管理局、 |自行失效
|商局、卫生| |号 |卫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部、合作总| |工商市字〔64〕第541 |关于加强中药市场管理的 |
|社 | |号 |通知 |
| | |卫业郭字〔64〕第395 | |
| | |号 | |
| | |合组联字〔64〕第209 | |
| | |号 | |
------------------------------------------------------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8 |商业部、卫|1964.12.7 |卫药徐字〔64〕第411 |卫生部、商业部关于管理毒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
|生部 | |号 |性中药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理法》代替
-|-----|-----|-----------|-------------|--------------
9 |卫生部 |1964.4.4 |卫器技张字〔64〕第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标准管 |由卫军管字〔73〕第16号
| | |117号 |理实施办法 |《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管理办
| | | | |法》代替
-|-----|-----|-----------|-------------|--------------
10|中国人民 |1969.10.2 |商军业字〔69〕第24 |商业部军事代表、国家计委 |由国药材字〔83〕第336号
|解放军商 | |号 |关于降低中药价格的联合 |《关于改革中药作价试行办
|业部 | | |通知 |法的通知》代替
-|-----|-----|-----------|-------------|--------------
11|商业部 |1969.2.15 |商军业医字〔69〕第 |商业部关于供应农村合作 |自行失效
| | |132号 |医疗单位的中药材、药品、 |
| | | |医疗器械应按批发价格的 |
| | | |复函 |
------------------------------------------------------

(续)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12|燃化部、商|1971.7.20 |药联字〔71〕第37号 |燃化部、商业部、卫生部关 |自行失效
|业部、卫生| | |于加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 |
|部 | | |理工作的通知 |
-|-----|-----|-----------|-------------|--------------
13|商业部 |1971.10.23|商药字〔71〕第56号 |商业部印发“关于加强医药 |由国药储字〔82〕159号,印
| | | |储备库管理意见”的通知 |发《国家医药管理总局药材
| | | | |储备库管理办法》的通知代
| | | | |替
-|-----|-----|-----------|-------------|--------------
14|商业部 |1972.10.10|商药字〔72〕第43号 |商业部关于印发《医药商品 |由1982年医药、药材联合
| | | |调拨责任制规定(草案)》的|发文第79号关于医药商品
| | | |通知 |调拨责任制代替
| | | | |
-|-----|-----|-----------|-------------|--------------
15|卫生部 |1973.1.5 |卫军管字〔73〕第16 |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管理办 |由国药器字〔80〕第392号
| | |号 |法 |《关于颁发医疗器械标准化
| | | | |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代替
-|-----|-----|-----------|-------------|--------------
16|商业部 |1974.5.27 |商财字〔74〕第22号 |商业部关于印发平衡价格 |自行失效
| | | |商品目录的通知 |
-|-----|-----|-----------|-------------|--------------
17|商业部 |1974.9.23 |商药字〔74〕第76号 |商业部关于加强医药商品 |由1981年国务院转发总局
| | | |管理的通知 |国发〔81〕第87号《国务院
| | | | |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
| | | | |代替
-|-----|-----|-----------|-------------|--------------
18|商业部 |1975.5.27 |商药字〔75〕第35号 |商业部1975年至1980年 |自行失效
| | | |中药材主要品种生产计划 |
| | | |(草案) |
------------------------------------------------------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19|商业部 |1975.8.30 |商药字〔75〕第58号 |商业部关于中药材批零差 |自行失效
| | | |率问题的批复 |
-|-----|-----|-----------|-------------|--------------
20|商业部、卫|1975.9.20 |商药联字〔75〕第64 |商业部、卫生部、农林部、全|自行失效
|生部、农林| |号 |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发展 |
|部、全国供| | |南药生产十年规划的意见 |
|销合作总 | | | |
|社 | | | |
-|-----|-----|-----------|-------------|--------------
21|商业部 |1987.7.8 |商药字〔78〕第46号 |关于修改医药商品调拨扣 |自行失效
| | | |率的通知 |
-|-----|-----|-----------|-------------|--------------
22|卫生部 |1978.12.1 |卫械字〔78〕第1499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办 |由国药器字〔85〕第661号
| | |号 |法试行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质
| | | | |量管理等办法的通知》代替
-|-----|-----|-----------|-------------|--------------
23|卫生部 |1978.12.1 |卫械字〔78〕第1499 |医疗器械产品考核办法试 |由国药器字〔85〕第661号
| | |号 |行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质
| | | | |量管理等办法的通知》代替
-|-----|-----|-----------|-------------|--------------
24|卫生部 |1978.12.1 |卫械字〔78〕第1499 |医疗器械产品分等办法试 |由国药器字〔85〕第661号
| | |号 |行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质
| | | | |量管理等办法的通知》代替
------------------------------------------------------
(续)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25|卫生部 |1978.12.1 |卫械字〔78〕第1499 |医疗器械新产品设计和试 |由国药科字〔82〕第79号
| | |号 |制管理办法 |《国家医药管理局科研工作
| | | | |管理试行办法》代替
-|-----|-----|-----------|-------------|--------------
26|国家医药 |1979.11.20|国药联字〔79〕第524 |关于制药机械产品归口分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配问题的联合通知 |
-|-----|-----|-----------|-------------|--------------
27|国家医药 |1979.7.5 |国药材字〔79〕第255 |关于严格执行物价权限的 |由国药财字〔83〕141号
|管理局 | |号 |通知 |《关于加强中药材价格管理
| | | | |的联合通知》代替
-|-----|-----|-----------|-------------|--------------
28|国家医药 |1979.8.9 |国药联字〔79〕第308 |关于调整中药材奖售标准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的通知 |
-|-----|-----|-----------|-------------|--------------
29|国家医药 |1980.2.22 |国药联供字〔80〕第 |关于商业部门经营避孕药 |由国药联供字〔85〕54号
|管理局 | |75号 |具收取经营管理费的联合 |《关于调整医药经营部门避
| | | |通知 |孕药具管理费标准的通知》
| | | | |代替
-|-----|-----|-----------|-------------|--------------
30|国家医药 |1980.5.4 |国药质字〔80〕第235 |关于加强药品、器械生产卫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
-|-----|-----|-----------|-------------|-------------
31|国家医药 |1980.2.13 |国药联材字〔80〕第 |关于加强麝香资源保护和 |由经重第385号《印发<关
|管理局 | |73号 |市场管理的通知 |于加强麝香资源保护和市
| | | | |场管理的请示>的通知》代
| | | | |替
-|-----|-----|-----------|-------------|--------------
32|国家医药 |1980.5.3 |国药联材字〔80〕第 |印发关于中药价格管理的 |由国药财字〔86〕第141号
|管理局 | |236号 |改革意见的通知 |《关于加强中药材价格管理
| | | | |的联合通知》和国药材字
| | | | |〔88〕第336号《关于改革中
| | | | |药作价试行办法的通知》代
| | | | |替
------------------------------------------------------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33|国家医药 |1981.1.31 |国药联整字〔81〕第 |关于颁发制药厂营业执照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
|管理局 | |3号 |的通知 |理法代替
-|-----|-----|-----------|-------------|--------------
34|国家医药 |1981.5.13 |国药计字〔81〕第212 |关于下达医药产销计划管 |由国药计字〔84〕第670号
|管理局 | |号 |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下达医药年度计划管
| | | | |理改进意见的函》代替
-|-----|-----|-----------|-------------|--------------
35|国家医药 |1981.5.14 |国药计字〔81〕第216 |关于印发化学原料药生产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分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 |
| | | |知 |
-|-----|-----|-----------|-------------|--------------
36|国家医药 |1981.1.31 |国药联材字〔81〕第 |关于明确贵重药材品种的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48号 |通知 |
-|-----|-----|-----------|-------------|--------------
37|国家医药 |1981.2.11 |国药联材字〔81〕第 |关于严格执行麝香、虫草计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64号 |划价格的通知 |
-|-----|-----|-----------|-------------|--------------
38|国家医药 |1982.2.1 |国药联人字〔82〕第 |医药技术干部技术职称业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7号 |务考核标准 |
------------------------------------------------------

(续)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39|国家医药 |1982.3.16 |国药情字〔82〕第88 |印发全国医药情报组织和 |由国药情字〔85〕第185号
|管理局 | |号 |工作条例的通知 |《关于印发医药情报工作条
| | | | |例(试行)》代替
-|-----|-----|-----------|-------------|--------------
40|国家医药 |1982.3.1 |国药联研字〔82〕第 |关于集体和个人经营医药 |由国药联研字〔84〕第224
|管理局 | |67号 |商品的意见 |号《关于城乡集体和个体开
| | | | |业经营医药商品的意见》代
| | | | |替
-|-----|-----|-----------|-------------|--------------
41|国家医药 |1982.10.16|国药产字〔82〕第432 |关于颁发医疗器械工业企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业全面整顿验收标准和六 |
| | | |好企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
-|-----|-----|-----------|-------------|--------------
42|国家医药 |1982.6.18 |国药联材字〔82〕第 |关于切实加强医药市场和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232号 |价格管理的通知 |
-|-----|-----|-----------|-------------|--------------
43|国家医药 |1983.5.19 |国药企字〔83〕第219 |关于印发医药商业企业全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面整顿的验收标准(试行) |
| | | |的通知 |
-|-----|-----|-----------|-------------|--------------
44|国家医药 |1983.4.1 |国药联财字〔83〕第 |关于淘汰127种药品经济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130号 |损失处理办法的通知 |
-|-----|-----|-----------|-------------|--------------
45|国家医药 |1983.9.13 |国药财字〔83〕第450 |印发关于利改税后有关医 |由国药财字〔85〕第435号
|管理局 | |号 |药商业会计科目报表和帐 |《关于印发<国营医药商业
| | | |号处理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企业统一会计制度>的通
| | | | |知》代替
------------------------------------------------------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46|国家医药 |1983.7.26 |国药材字〔83〕第367 |关于明确中药材收购价格 |由国药财字〔88〕第141号
|管理局 | |号 |浮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加强中药材价格管理
| | | | |的联合通知》代替
-|-----|-----|-----------|-------------|--------------
47|国家医药 |1984.12.27|国药联供字〔84〕第 |关于调整医药经营部门避 |由国药联供字〔85〕第54号
|管理局 | |690号 |孕药具管理费标准(比例) |《关于调整医药经营部门避
| | | |的通知 |孕药具管理费标准的通知》
| | | | |代替
-|-----|-----|-----------|-------------|--------------
48|国家医药 |1984.11.30|国药质字〔84〕第638 |印发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 |由国药质字〔85〕第223号
|管理局 | |号 |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 |《重新印发关于贯彻中华人
| | | |的通知 |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
| | | | |关规定的通知》代替
-|-----|-----|-----------|-------------|--------------
49|国家医药 |1984.3.23 |国药企字〔84〕第115 |关于颁发医药行业六好企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业标准规定的通知 |
-|-----|-----|-----------|-------------|-------------
50|国家医药 |1984.3.8 |国药财字〔84〕第97 |关于下达医药产品(商品) |由国药财字〔88〕第314号
|管理局 | |号 |价格管理目录(试行)的通 |《关于颁发医药商品价格管
| | | |知 |理目录的通知》代替
-|-----|-----|-----------|-------------|--------------
51|国家医药 |1981.2.25 |国药质字〔81〕第72 |关于印发“国家医药管理总 |由国药质字〔87〕第77号关
|管理局 | |号 |局优质产品评选奖励暂行 |于颁布“国家医药管理局优
| | | |办法”的通知 |质产品评选奖励办法”的通
| | | | |知代替
------------------------------------------------------



1987年3月18日

昆明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昆明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5月28日昆明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8年7月31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市容管理,创建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市容管理,是指对城市的道路、街巷、集贸市场、河道及其他水面、建筑物、构筑物、施工场地、户外广告、交通运输工具、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绿地等容貌的管理和城市建筑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及环境卫生设施的管理。
第三条 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建成区(以下简称“城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洁、优美,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并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和举报。
第四条 城市市容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昆明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市容管理工作。
县(市)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的市容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昆明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市容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各级规划、建设、市政、工商、园林、交通、公安、建筑管理、环境保护、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市容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市容监察队,受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全市市容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县(市)区市容监察队,受同级人民政府委托,负责辖区内市容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
市容管理、监察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佩戴标志;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文明执法,依法行政。
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城市市容工作,加大城市市容管理工作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改善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对在城市市容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市、县(市)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城市市容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市容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宣传、新闻、教育等单位,应加强城市市容管理法律、法规和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文明意识。

第二章 城市容貌管理
第八条 产权所有者或使用者,应保持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安全、外形完好和整洁。
第九条 在城市内进行建设和拆迁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到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市容保洁责任书。其中,在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行政辖区内施工的,到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在其他县(市)施工的到辖区内县(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办理。
施工场地周围应当设置遮挡围墙,有效防止尘土、泥浆、污水污染环境。施工场地出口处应当设置必要的车辆冲洗或其他防泥设施,杜绝车辆污染道路。
建设工程竣工时,各种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应同时拆除,将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清理干净,经与之签订市容保洁责任书的市容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才能撤离施工现场。
第十条 城市临街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执行门前秩序、卫生、绿化三包责任制,保持门前容貌整洁有序,店面、标牌美观完好,用语文明、文字规范。
第十一条 城市临街建筑装饰装修或设置遮阳雨棚、各类户外广告、标语、沿街公告栏、宣传橱窗和搭建牌楼,应当服从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不得影响市容。有关部门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应征得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十二条 在城市二环路以内行使的车辆,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整洁。
运载垃圾、粪便等废弃物及其他液体、散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封、包扎、覆盖等措施,实行密闭化运输,不得泄漏、泼洒;凡发生泄漏、泼洒的,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其停止行驶并到指定地点整改,直至当事人改正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第十三条 管护单位和责任单位,应当保持城市中行道树、绿篱、草坪、花木等绿化带及其设施的整洁、美观、完好;缺株、枯死的,应当及时补植和修整;植树、整枝作业时所产生的废弃物及污染的路面,应及时清除。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城市道路、广场及户外的公共场所散发各类广告及宣传品。禁止在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住宅区和树杆上擅自刻画、挂贴。
第十五条 凡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临时举办文化、宣传、纪念、庆典、展示及其他活动的,主办者应保持活动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整洁。
第十六条 在城市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城市主要道路临街外廊、窗台和阳台外晾晒衣物、吊挂杂物;
(二)在临街外廊和阳台内堆放的物品,超过护栏高度;
(三)随地吐痰、擤鼻涕、便溺,乱扔烟蒂、纸屑、塑料袋、瓜果皮核、食物残渣及各类包装物和废弃物;
(四)从屋内、车内向外抛掷废弃物品;
(五)在城市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洗车辆、倾倒车内废弃物;
(六)在道路、广场等露天场所和公共垃圾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和其它物品;
(七)不及时清除在道路和公共场所作业时产生的废弃物、渣土;
(八)沿街叫卖和违章摆摊设点;
(九)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噪音和商业噪音。
第十七条 城市二环路以内严格限制饲养家禽、家畜,因教学、科研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的,实行圈养,不得影响市容。

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认真组织环境卫生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不留空白和死角,保证城市环境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九条 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按下列分工负责:
(一)主要道路,由辖区市容主管部门负责;
(二)非主要道路及其他街、巷和居住区,由街道办事处或居住区管理部门负责;
(三)公共场所、公园、城市绿化带、河道及其它水面,由其管理单位负责;
(四)集贸市场由市场管理部门负责;
(五)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及其卫生责任区,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第二十条 负责市容环境卫生保洁的单位,应当做好责任区内的清扫保洁工作,城市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要设专人负责,全日保洁。
在清扫保洁时,不得将垃圾扫入下水道、公共绿地或他人责任区。
第二十一条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实行分区负责,做到袋装收集,日产日清;逐步实行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统一无害化处置。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投放垃圾,并按规定缴纳清运处置费。
各单位应当向辖区内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如实申报垃圾产量、种类,并由辖区内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建档管理。自行清运的,经审验核发垃圾准运证后,方可按规定自行运到指定地点。
第二十二条 城市道路、居住区、公共场所、临街店(铺)和各类商场,应当设置垃圾容器,每日清除废弃物并保持整洁,不得影响市容和交通。
限制使用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包装袋;禁止使用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食品包装袋和一次性餐具。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专业化处置,禁止混入城市生活垃圾或乱扔乱倒。
第二十四条 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统一管理,设置和指定排放场地。
各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前向市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排放计划,经核准后方可到指定地点排放并缴纳处置费。
第二十五条 单位或个人清掏下水道的污泥,应当及时清运,不得乱倒和滴漏、泼洒污染路面。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城市河道、湖塘及其它水面和非指定地点倾倒垃圾、污水、粪便、渣土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
第二十七条 市县(市)区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对街道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及化粪池清掏、高层楼房清洗工作实行行业管理。
鼓励单位和个人从事城市环境卫生有偿服务。凡从事街道清扫保洁、垃圾运输、化粪池清掏、高层楼房清洗的单位和个人,需经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取得资质。
第二十八条 城市公共厕所应当有专人负责管理和保洁,定期消毒杀虫,保持厕所清洁。
符合二类以上标准的公共厕所和可以对公众开放使用的单位厕所,经辖区内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市物价部门批准后,实行亮证收费,确保服务质量。
第二十九条 县(市)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的化粪池进行登记,建卡管理。符合标准的方可投入使用。
管理单位应当对化粪池定期清掏、检测,保持完好,不得渗漏和外溢。
化粪池的清掏、检测实行有偿服务。

第四章 设施建设管理
第三十条 城市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应当纳入城市规划和当年社会发展计划。在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时,应当按规定建设环境卫生设施,所需经费纳入工程概算。
第三十一条 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编制建设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根据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把市容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同时纳入规划。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划施工,并确保市容和环境卫生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第三十二条 大中型垃圾中转站、废弃物处置场由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
建设环境卫生设施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建市容环境卫生设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偷盗和占用、挤占、拆除、移动、损坏市容环境卫生设施。
因国家建设确需拆除和移动的,建设单位应事先向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还建方案,先建后拆,或者交纳还建资金,由辖区内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
第三十四条 新建的公共厕所、单位厕所、多层和高层楼房内的厕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已建成的不符合标准的各类厕所,产权单位应当根据市、县(市)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改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区市容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管理权限实施行政处罚:
(一)产权单位或者使用者不能保持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外型完好和整洁的;临街单位不认真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导致门前容貌不整、秩序混乱的;临街建筑装饰、装修,不执行统一规划,影响市容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10
00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处以200元罚款。
(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签订市容保洁责任书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改的,处以2000元罚款;造成污染的,责令清除污染,并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
(三)运输车辆泄漏、泼洒污染物的;植树、整枝作业不及时清除废弃物的;清掏下水道污泥不及时清运,或者清运时乱倒、滴漏、泼洒,污染路面的,予以警告,责令清除所造成的污染,并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
(四)未经批准在城市道路、广场及其他公共场所散发广告及宣传品;在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住宅区和树干上刻画、挂贴的;将垃圾扫入下水道、公共绿地或者他人责任区的,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以1000元罚款,对个人处以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五)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临时举办文化、宣传、纪念、庆典、展示及其他活动,造成活动场地及周围环境污染的,对主办者予以警告,责令其清扫污染物。
(六)在城市主要道路临街外廊、窗台和阳台外晾晒衣物、吊挂杂物的,在临街外廊和阳台内堆放的物品,超过护栏高度的,沿街叫卖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随地吐痰、擤鼻涕、便溺,乱扔烟蒂、纸屑、塑料袋、瓜果皮核、食物残渣及各类包装物和废弃物的,从屋内、车内向外抛掷物品的,在城市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洗车辆、倾倒车内废弃物的,责令清扫污染物或者周围环境,并处以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
在城市道路、广场等露天场所和公共垃圾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和其他物品的,责令清除造成的污染物,造成损坏的,除责令赔偿外,并处200元罚款。
不及时清除在道路和公共场所作业时产生的废弃物、渣土的,责令清除污染物,并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
违章摆摊设点,建筑和商业噪音超过国家标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责任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七)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投放垃圾的。责令清除倾倒的垃圾,并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3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不如实申报垃圾产量、种类和无证擅自清运垃圾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2000元罚款。
(八)未按国家规定对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进行专业化处理,将其混入城市生活垃圾或乱扔乱倒的,向城市河道及其他水面和非指定地点倾倒垃圾、污水、粪便、渣土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的,责令其清除,并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处以200元
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九)建设施工单位在开工前不向市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排放计划,擅自排放、不缴纳处置费的,责令其清除倾倒的垃圾,限期补缴处置费,并按每倾倒1立方米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十)破坏、偷盗和占用、挤占、拆除、移动、损坏市容环境卫生设施的,拆除、移动环境卫生设施后,不执行还建方案的,责令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赔偿损失或者依法补建;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按照平方米面积处以罚款的,最高不得超过100000元。
罚款一律上缴国库。
第三十六条 未取得资质擅自从事城市环境卫生有偿服务的,由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作业,依法办理手续。
城市公共厕所和对公众开放使用的单位厕所的管理者,超标准收费或者不能保证服务质量,超标准收费的,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由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第三十七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影响城市市容环境的;不执行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不配合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限期整改,并可视其情节处以罚款。
因产权单位、责任单位的过错,导致建筑物、构筑物、行道树及其他设施发生安全事故的,由产权单位、责任单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城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九条 市容管理人员及监察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造成损失的,负责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市容管理职责的;
(二)不文明执法的;
(三)对市容环境卫生设施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
(四)违反规定收费、罚款的;
(五)利用职权索取钱物、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
(六)在市容管理工作中违反国家和省、市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8年10月1日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2004年7月30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四号)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已由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04年7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4年7月30日

第一条为了加强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工作,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使用应当依据国家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开展工作所需人员和经费予以保证。

下列领域是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领域:

(一)国家机关公务用语用字;(二)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三)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媒体及汉语文出版物的用语用字;

(四)公共服务行业的社会服务用语用字;(五)公共场所设施、招牌、广告及企业事业单位名称的用语用字;

(六)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全省语言文字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其办事机构负责普通话培训和水平测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并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管理实行检查评估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语言文字工作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实施检查评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国家机关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办公、会议、面向社会公众讲话等公务活动中应当使用普通话。

国家机关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电子屏幕、公文、印章、标语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第七条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纳入培养目标,把说普通话、用规范汉字列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标语(牌)、电子屏幕、校刊(报)、试卷、教育教学用书以及教师板书等,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用语用字规范化列为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水平进行督导评估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以普通话作为播音、节目主持、采访的基本工作用语。

影视屏幕上的字幕及其他公示性的文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第九条以汉语文出版的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用语用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第十条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汉语、汉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商业、邮政、电信、铁路、交通、民航、旅游、文化、餐饮、娱乐、银行、保险、医疗卫生及其他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行业应当以普通话为基本服务用语。

公共服务行业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执照、票据、报表、说明书、电子屏幕、商品名称、宣传材料等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确需使用外国文字的,应当在显著位置用规范汉字注释。

第十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山川河流等地名标志、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和路名、街名、企事业单位名称,建筑物名称以及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等公共场所的各类设施用字,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并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

公共场所的题词、题字和手书招牌,提倡使用规范汉字。

企业名称牌匾不得单独使用外国文字。

第十三条广告用语用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不得使用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使用成语、词语不得滥用谐音字;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如因特殊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采用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四条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本省行政区域内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汉语文及相关专业的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机构,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五条下列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二)教师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应当达到一级水平,学校其他人员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三)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应当达到一级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应当达到一级甲等水平;(四)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应当达到三级以上水平,其中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导游等特定岗位人员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五)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

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前款(一)、(二)、(四)、(五)项所列人员,提倡使用普通话。对未达到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人员,应当分别情况进行培训,使其逐步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省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

第十六条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在新录(聘)用人员时,应当考核其普通话水平,并要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第十七条有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本办法行为的,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国家机关、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出版单位以及公共服务行业不遵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

(二)商号、店名、企业名称及其他公共场所的用字不符合国家规范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三)广告用语用字不符合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或者停止发布;

(四)商标、商品的包装及说明、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不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或者停止销售。

第十八条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汉语拼音、繁体字、异体字和方言的使用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